快訊

  • Musics

  • Literatures

    除了社課之外,想要組成小小讀書會當然也沒問題。

  • Cultural Ideological Trends

    殺戮的艱難?白玫瑰運動? 一起來開開眼界吧!

  • Images and Movies

    大家一起去女性影展吧!!

  • Stage Performance and Exhibition

    只要作真實的自己。

  • 社團指導老師:陳大為

    現任教於臺北大學中文系。曾獲聯合報散文及新詩首獎、中國時報散文及新詩評審獎、世界華文優秀散文盤房獎等大獎。著有散文集《流動的身世》、《句號後面》;詩集《盡是魅影的城國》、《靠近 羅摩衍那》等十六部著作。(照片轉載自研究與教學資料網站)

  • 閱聽室

    「我們在廢墟中喧嘩、哀悼與聚集 / 這一切只是為了治癒我們自己。」--羅智成《夢中書房》

  • test1

    TEXT1

關於TP Echo...

你可否煩惱周遭的人都不懂什麼是風和日麗,
不懂為什麼要為TizzyBac瘋狂, 揪不到人一起去看 GEISAI?
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和你一同為STAYCOOL和929瘋狂的人,
可以找到願意和你一同追尋賴聲川,
一起討論席慕蓉怎麼摺疊她的愛.
我們有我們獨特的 Sense, 一同討論尊重彼此.
我們嚮往藝文生活與高質感的聲光享受.
如果你還沒看極限震撼,
還沒感受一次蘇打綠和1976現場的魅力與激情, 快來加入我們!
別再一個人翻著檀香刑, 獨自沉醉於蒙馬特的寂寞裡.
我們將拿起天鵝絨, 用藝文優雅的創造強悍的自己.
在北大我們從不孤獨!!!

2010年11月16日

[活動] 來聊天!看展覽吧!

3 回應
Read more

2010年11月14日

[思潮] 單向度的人

0 回應



 法蘭克福學派於1944年,早已指出資本主義的極權具有強大的欺騙性,一種有效使群體缺乏思考,盲目的受到一體化控制的文明體系。由於這種控制是在自由的許諾下剝奪了人們真正獨立的、個性的自由,因此他的欺騙性就更強,遠勝過表明目的的馬克思主義或是共產主義。


 20年後,法蘭克福學派的馬庫色所著《單向度的人》問世。詳細的論述現代發達工業國家社會如何以滲透在社會每個毛孔中的商品化與消費主義,把虛假的需求強加於人,使他們成為社會的操縱物,並且甘願把真正的慾望壓抑起來。


 單向度一時成為了異化和物化的形象化的代名詞,它意味著人的自然的與感性的生命已被排斥掉了。呼應了韋柏所預測的資本主義與自由後的弔詭式不自由,沒有情感的專家與沒有靈魂的創造者,何謂沒有靈魂?也就是一味迎合單向度後物化的價值觀。

也就是企管行銷與經濟所學的種種騙人的顯學,如何創造流行與需求和偏執的欲望。


 而如此的單向度減少了人的多樣性,建構類似的價值觀,將獨特貶為異類。但運用如此的異類卻又能創造為流行成為新的商機,這就是簡單的資本主義。


 學過行銷的人一定了解,學過統計與會計的也曉得怎麼作假與欺騙,但這被稱為商業學其實也就是物化學。


 這是個簡單的可怕邏輯,先物化國家與人民的價值觀,大家就開始被教導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與怎樣的價值觀,然後進了大學(台灣普遍是跟專科一般的假大學),老師會在教你怎麼把賺取利潤或賺取利潤的方法用的淋漓盡致,然後大家進了商界在開始學習洗腦創造流行與需求。


 也就是軟性的路西法效應,"因為大家都這樣"


 step 1 創造美女的絕對價值觀

step 2 讓女生都想漂亮

 step 2-1 模特兒

step 2-2 化妝

step 2-3 明星

step 3 形成潮流

step 4 商機


 此種影響大到從物質生活到心靈甚至是一個人的人生目標與生活重心。


 雖然對於商人來說是賺錢的好機會,但對於人與文化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沒有必要的價值觀會產生多餘的社會負擔,人會因為價值觀多花費很多的金錢去追求沒有真實意義的事物與欲望,重點是在淺移莫化之下會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簡單來說,化妝品的原料甘油便是東南亞雨林的重大危害(邪惡的多芬),或者是創造流行的過度追求減少許多人的產值與時間,但用產值也太過資本說法了,應該是人的可能性。


 而價值觀扭曲的程度,從親身的簡單例子便可曉得,在出隊服務(我是原友社長)的過程發現,在越小的孩子眼裡,喜歡的大哥哥和大姐通常是對他最好的或是因為他覺得比較善良有親和力的。但越大的孩子卻越容易因為外表而選擇喜好。社會影響之程度之可怕我親身體會,當然我是屬於帥氣的大哥哥啦...



Read more

2010年11月13日

[舞台] 絕不付帳!

0 回應
Read more

2010年11月12日

[活動] 巨人焦灼對視:印度與中國 印度特使薩蘭的觀察

0 回應
Read more

2010年11月11日

[音樂] 誰說好團的靈魂是吉他~ Keane

7 回應
剛剛一個吉他手 (自稱XP) 朋友說他的吉他跟主唱一樣重要~
因為, 假使VOCAL是一個團的核心, 那吉他就是ROCK的靈魂~

我聽了聽不禁冷冷一笑~
這才怪哩~!
你不認識傳奇樂團 Keane 嗎 ?

其實傳奇這兩個字是我自己加的, 對我來說他們的音樂真的有一種 Beatles再現的神奇感
當然對於老嬉皮來說可能無法認同有人可以取代他們的神, 但當英國人們發現這個2004年發行第一當單曲的三人小團時, 可是萬分的驚訝與期待, 期待這種代表當代年輕與躍動靈魂的感性音樂.

才三個人?
YES~ 這就是今天的標題, 單靠主唱 鼓以及KB , 他們的聲音變得更趨於純淨, 類不插電
當然這也是「21世紀披頭四」的獨特性, 也是他們與披頭四展現音樂方法的不同之處
(大家都曉得, Beatles是兩把吉他 一鼓 一BASS, 也就是現在的樂團主流編制)

好吧~ 一樣要試著養成廢話少一點的分享模式
三個來自英國薩西克斯郡小鎮的好朋友帶著讓都市人著迷的感人歌曲
如果英文好一點的感覺一下歌詞吧~
不誇張~ 是個足以讓人感動落淚的好樂團, 有不少媲美Beatles hey Jude的抒情清雅好歌~



分享

Keane - Everybody's Changing



Keane - Everybody's Changing(變裝版)



 Keane - Somewhere Only We Know

Read more

2010年11月9日

[思潮] The Last Tuna 和 GreenPeace

1 回應


Greenpeace - Inspiring Action


最近,

我參與了一個由GREENPEACE辦的聯署活動。 我重來沒有想到台灣還有一個我們自以為的世界之最。

 世界糧農組織(FAO)最新的調查報告揭露現今海洋枯竭的危機-完全開發及過度開發的漁業佔漁業總資源68%。此外,7%的漁業資源已完全滅絕, 無再生和復育機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於《2007全球環境展望年鑒》中做出對漁業發展趨勢的預測,依人類目前捕撈海洋資源的方式,2048年 人類將無魚可捕。加拿大漁業專家 Dr.Daniel Pauly提出警告,「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行動,以後我們的孩子將只能吃蜉游生物和水母。因為,那將是大海中唯一剩下的生物。」

 台灣在政府四十餘年來的支持之下,發展出產值可觀的遠洋漁業,並擁有世界第一大的船隊,換言之,台灣漁業的影響力是全球性的,台灣的漁業政策和捕撈行為足以左右漁場生滅。


 除此之外,台灣的鮪魚船隻的數目排名為世界之最。每年鮪魚產量約52萬噸,總市值約台幣400億之多,佔了台灣遠洋漁業產量的70%,以及總產值的90%。


 在看似豐收的數字背後,你可曾想過,這些龐大的漁獲量是從那裡來的?


 這是綠色和平最近提出的訴求,針對台灣的~

 全世界許多國家都已經參予了這項活動但很不幸的近十年來,台灣捕獲的黑鮪不但從萬多尾下降至去年的二千多尾,捕獲黑鮪重量及年齡也一同下降; 甚至幼魚也出現在魚獲中,讓黑鮪失去復育的機會,迫使其族群一步步接近滅亡的邊緣。

 明顯的,鮪魚面臨了空前之危機,但應該說是全球海域中的生物都面臨了如此的危機,也許鮪魚不像鯨豚類一般可愛也美味的比較難已被世界任何一種人放棄時用牠,但若是繼續濫捕下去,尾魚就真的要消失於藍藍大海之中了。


最後介紹一下這個世界知名的組織吧~ GreenPeace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由世界各地的分會組成, 總部設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目前有超過 1,330 工作人員,分佈在 30 個國家的 43 個分會。 主要的人員來自各種領域, 使得其訴求與建議更加具有可信度, 這些專業人員包括對環境問題本身的專家、 在通訊領域之媒體專業人士、 在政經單位中的老手、 及來自英國與烏克蘭兩個科學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等。 綠色和平號則航行於各國家與地區之間, 以凸方顯地方的環境問題。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目標, 是確保我們的地球得以永久地滋養其上的千萬物種。 因此, 組織尋求:


  • 保護物種之多樣性
  • 避免海洋、 陸地、 空氣、 與淡水之污染及過度利用
  • 中止核子威脅
  • 促進世界和平, 全球軍武裁減及不使用暴力
 看看附上的第一個影片就知道他們有多麼偉大了~ 保護該被保護的事物也是人生重要且崇高的存在價值呀。

 然後再來是針對多芬的影片
 每日用Dove 每日破壞印尼熱帶雨林 XD
 聯合利華集團(Unilever)是印尼棕櫚油的主要買家,旗下的知名品牌,包括多芬(Dove)、家樂(Knorr)、和路雪(Wall's)及夢龍 (Magnum)、旁氏(Pond's)和力士(Lux)等食品、化妝品和日用品,都大量使用棕櫚油,導致印尼熱帶雨林被破壞。印尼生產的每20公升棕櫚 油中,就有一公升賣給聯合利華。可想而知,聯合利華產品大量使用棕櫚油,是破壞熱帶雨林和稀有動物的家園,以至全球暖化的幫凶

 大家也停止用Dove多芬吧~

Read more

2010年11月8日

[音樂] 不能沒有你/信

0 回應
Read more

2010年11月2日

[文學] 人生如此/凌性傑

1 回應
Read more
 

耳機裡的新浪潮 Design by Insight © 2009